近日,常熟微信朋友圈流传一则消息:38岁的淘宝掌柜缪某在电脑前停止了呼吸,年仅38岁。这位掌柜意外猝死,留下了年迈父母、年幼孩童和伤心妻子。掌柜的电商朋友随即在微信发起互助,希望网友能够帮忙清理其留下的库存。
最终,在网友传播和帮忙下,库存得以消化;但是电商朋友们开始思考,大量中小卖家三餐不固定,睡眠没保证,健康和生意如何权衡?
一淘宝掌柜意外死亡
根据2014年淘宝网统计数据,常熟市无论是电商数量还是网购成交都处在县级城市前列。目前,常熟拥有约四万家电子商务卖家,缪某就是其中之一,他专门经营某品牌童鞋。根据其朋友的描述,他每天休息时间不足6小时,每天不能按时吃饭,甚至三餐都吃不满;每天忙于进货、上货、发货,做客服接待,处理售后纠纷。
他的生活被生意充斥,而压力却时刻不在。他的一位朋友告诉记者,做电商不仅要照顾自己的生意,还得适应淘宝的“网络生态链”,这位同样做电子商务的朋友说:“电子商务就是靠数据说话,一是销量,另外就是流量。你需要时刻盯着,我们这行没有休息日,你的神经是每时每刻都紧绷。”
缪某今年38岁,膝下一双儿女,他的朋友说:“他责任心很强,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,全部都一个人抗在肩上。”5月28日,他忽然倒在电脑前,就再也没有爬起来,最终医生诊断为脑溢血猝死。
处理完后事后,缪某生前好友开始帮忙清理库存。一位朋友说:“看他忙里忙外,其实就赚了这些库存。”在尊重家人意愿的情况下,好友们帮忙清点库存,并开始在朋友圈商量对策,讨论库存的清理方案。最终,经过朋友圈扩散,库存得以消化,一定程度上宽慰了其家人。
中小电商全年无休
缪某的去世让他朋友们感慨万千,“他平时有高血压,但是也没想到人一下子没了。电商朋友真的需要重视自己健康了。健康是1,财富与地位都是0,只有1在,后边的两个0才变得有意义。”
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缪某生前经营的网店已达到“三皇冠”,这样的店铺往往包含了比较完备的客服、销售、配货、售后以及美工等人员,但是由于其“个体户”的性质,往往导致老板需要在每个环节花更多的心思。而比其更低级别的网店更是如此,“有很多‘夫妻老婆店’,所有的活儿都是两个人承担,每天休息时间非常有限。”这位业内人士如是说。
在常熟一老小区,记者找到了一家租住在民居的网店。这家网店由温州小夫妇小李和小赵经营服饰。他们租住的两居室房屋既是住房,又能办公,当然还堆积着大量女装。不大的屋子因为堆着大量货物更显拥挤,电脑上不时响起的“叮咚”声提示着他们“顾客盈门”。小李告诉记者,除了进货,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这个屋子——做客服,拍摄、美工、发货、售后——为了节约成本,他们夫妇二人包揽了全部角色。
采访间,两人的手机和电脑不时跳出提示音,妻子小赵说:“刚开始做的时候,听到这种声音就知道生意淘宝店辅装修来了,但是做多了,才知道离实际成交还很远。做了几年,耳朵充斥这种声音,甚至还会有幻听。总之,我们夫妇俩现在手机时刻开机,甚至半夜躺在床上,只要有人询价,我们就会竖起来。全年365天,天天如此。”
从经营网店起,小夫妇就失去了休息的时间。有一阵家里停电,小李狠了心带着小赵去了趟沙家浜景区,但是在芦苇荡里,手机响起的时候,他们脑子又回到了网店上。小李说:“没有生意的时候发愁,有生意的时候要牵挂配货发货,春节回老家脑子想的还是货。”
大型网店成本已超实体店
小李以网店创业看中的是“零成本”的低门槛。“当初来到常熟,看着遍地都是便宜的衣服,我们就想到了做网店。”小李继续说,“和所有‘草根’一样,我们觉得网店门槛低,投入少。”在小李看来,省去了实体店租金后,网店的风险更低,利润也会更多。
但是经营一年后,他才发现,网店投入并不少。他们在招商城进货,随后自己拍摄产品,放上网络橱柜,然后希望以低价吸引顾客购买——这样的招数几乎是所有“草根”卖家的做法,然而这并不管用。小赵说:“一开始以为是服装款式问题,后来才发现根本就没人进店铺,因为全国竞争那么多,你的小店铺人家根本连搜索都搜不到。”为了让更多的潜在客户“能够搜到”,他们加入了“消费者保障服务”,并购买“旺铺”,装修店铺,为的就是提高浏览量。现在,他们店铺每月给网站的支出已经超过两百元。
常熟服装城为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,随着产业升级转型,服装城成立“中服电子商务产业园”,吸引了不少电子商务企业进驻。昨日,记者在产业园走访,获悉现在网店的确如小李所说并非为“零成本”,一些大型网店经营成本甚至远超实体店铺。
相比传统实体店,网店成本主要由人员、仓储、物流及“网铺装修”和网络推广构成。产业园内一家专营男装裤业的老板带着记者走进其公司,数台电脑由客服和美工掌管,分别负责客户接待和产品形象包装,在库房另有配货、装卸等工人负责产品输送;而其产品另有外包的摄影团队进行产品拍摄。“如果你想在网络做大做强,网铺装修和网络推广费用将是相当大的一笔投入。”这位年轻的老板向记者透露,现在淘宝网的网络销售已经形成其生态链,每个环节都是赚钱和盈利的节点,他说:“网络销售必须依靠流量,因此阿里开发了专门的网络销售形态,比如‘直通车’可以提高你的点击,比如‘旺铺’可以让商品一目了然,比如‘钻展’能够让你的形象有所不同,但是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。好的店铺每年花在‘装修’的钱不会少于百万,而这在实体店是不可思议的,因为实体店不可能每年都如此装修。”
希望推动行业“标准化”
王龙同样是常熟中服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入驻商,他从2006年开始经营网店,和小李夫妇一样,开始的形态为“夫妻老婆店”,经过近十年打拼,他已经拥有了二十多人的团队,年销售额超过千万。他告诉记者,前几年做电商的确能够相对容易地赚到“第一桶金”,但是最近几年无论是大的市场环境,还是局部的竞争压力,都导致电子商务已经并非像外界想象中的“香饽饽”了。尤其从去年开始,网络销售面临和实体店一样的困境,他说:“外界传实体店的销售额全被网店抢了去,但是实际情况是赚钱的网店凤毛麟角,大家都不容易。”
网络销售的形态决定了网店不可能和实体店一样有固定营业时间,中小店铺压缩人员成本造成老板24小时没有休息,而大型店铺雇用不同班次的客服又会导致成本增加。王龙说:“不能说缪某是因为开网店而去世的,但是网店店主压力巨大确是事实。你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平衡体力、脑力与金钱的投入。”
如今,除了赚钱王龙压力更沉重了些,他说:“企业规模做大后,你就不仅仅要考虑钱了,更有很大的社会责任。”他急切需要平衡自己对于企业的投入,他说:“中小店铺老板往往需要一把抓,但是我们必须分开,不然你有再多精力都不够。”
在中服电子商务产业园,越来越多的店主意识到这一问题,他们志愿发起了一个叫“早操会”的组织,王龙说:“这并非传统意义上大家起床做早操,而是大家互相激励,互相监督早睡早起,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去迎接健康的身体。我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希望把这个理念推广,所有的电商人最好都有一个像传统行业一样的作息标准,对于工作的标准,对于生活的标准,而不是把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。